种植基地[详细]
 

上海弘阳农业有限公司在青浦自有蔬菜基地近1000亩,并与山东兰陵、广西百色、云南昆明、江苏东台、浙江丽水和金华等地合作社、专业大户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蔬菜种植品种100多种,年上市各类新鲜蔬菜

视频展示更多>>
农庄地图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2019年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18-11-29 12:52:04

为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围绕乡村振兴、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实施2019年科技兴农项目。现发布申报指南如下:

一、指南内容

专题一: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应用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乡村振兴、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聚焦主要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应用现代农业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增加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生态宜居环境需要。

课题1、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以蔬菜生产保护镇为实施区域,将土壤生态活化技术、“三减三增”绿色生产、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示范与绿色蔬菜产地环境控制、农业投入品、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等技术集成,在本市划定的蔬菜生产保护镇进行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围绕蔬菜绿色生产,形成可操作、易执行、能复制的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建立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标准、模式和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提高蔬菜质量和效益,实现保护镇蔬菜产业节本、提质、增效、健康可持续。在蔬菜生产保护镇建立5个核心基地,集成示范土壤生态维护、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综合绿色防控,达到减肥减药减工各30%,增收增效15%、机械化率55%以上。推广应用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5000亩,蔬菜生产保护镇蔬菜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90%,并形成镇级蔬菜品牌1个。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2、生猪养殖环节重金属和臭气排放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饲料中铜锌水平与猪生长发育及粪便中铜锌排放关系,铜锌减量对土壤质量环境的影响,研发铜锌减量化饲料。对生猪养殖主要环节和场所中臭气排放浓度和成分开展监测,对臭气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研究臭气减排技术和工艺并进行示范试点。

考核指标:基于动物营养理论,在保障生产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形成一套能兼顾生产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猪饲料铜锌减量化配方技术,饲料铜锌含量较常规饲料降低30%以上,猪粪便中铜锌含量降低20%以上。摸清饲料中铜锌含量与粪便和土壤中铜锌含量的关联性。在6个养殖场研究示范臭气减排技术和工艺,减少氨气、硫化氢、固体小颗粒的挥发排放,改善养殖场通风环境,臭气浓度(无量纲)降到20标准值。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3、智慧、健康、生态、美丽一体化猪场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人工智能养猪系统开发及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的应用;疫病监测净化网络信息平台及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建立;养猪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融合休闲观光与科普体验的美丽牧场建设;智慧、健康、生态、美丽一体化养猪场技术集成示范。

考核指标:开发人工智能养猪系统1套,实现精准饲喂、环境监测以及“机器换人”功能,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建立养猪场内流行病原数据信息、病原特性、分布特征的数据库1个,用以制定有效的免疫方案和净化措施,使养殖场治疗性用药降低10%。开发养猪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1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在崇明建成智慧、健康、生态、美丽一体化的示范养猪场1个,养殖规模年上市生猪5万头,总体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0%,点缀美丽乡村建设作用明显。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4、夏季优质生鲜乳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夏季奶牛的抗热应激的环境、营养调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措施;研究夏季奶牛疫病防控技术,提升奶牛健康水平;集成示范夏季生鲜乳质量提升技术,缩小夏季产量跌幅,逐步实现全年均衡提供优质奶源。

考核指标:成乳牛单产提高100kg,夏季供奶比例占全年的21%;全年优质生鲜乳比例从90%提高到95%;建立夏季奶牛场防暑降温设施设备配置和使用、夏季奶牛营养调控技术规范、夏季奶牛配种技术规范、夏季奶牛场疫病防控技术规范各1套;建立奶牛场牛舍环境和牛只体温智能化监控系统1套,并在金山牧场、海丰牧场和申丰牧场进行示范;建立上海地区夏季奶牛优质生鲜乳生产管理规程1套,并在上海及周边10家奶牛场推广应用。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5、城市犬猫主要人畜共患病监测和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犬猫等主要人畜共患病快速和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流浪和家养犬猫主要人畜共患病本底调查及未知病原筛查;主要人畜共患病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城市犬猫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策略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布病、莱姆病、钩端螺旋体、流感、狂犬病、猫抓热、乙脑等主要人畜共患病及弓形虫病、包虫病、隐孢子虫、蜱、螨虫等寄生虫病高通量快速筛检技术;建立并优化未知病原检测技术,对100份犬猫开展未知病原检测;对200只流浪猫、1000只流浪犬、200只家养猫、1000只家养犬进行主要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监测;完成本市犬猫狂犬病、犬布病、弓形虫病、莱姆病、猫抓热、犬猫流感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病的摸底调查;建立本市狂犬病、犬布病、弓形虫病、猫抓热病等4种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风险评估模型,完成风险评估;建立城市犬猫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网络。

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

课题6、河蟹工业化绿色生产技术开发(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按照工业化的理念,研发集立体式个体养殖系统、智慧化投饲系统、自动化清污系统、智能化控温系统、集约化水处理系统等模块组成的河蟹立体循环水工业化养殖系统,实现养殖用水的高效循环利用和尾水的零排放;研究河蟹在工业化养殖系统中的蜕壳和生长特性;研发商品蟹在工业化养殖系统中的暂养技术;研制工业化养殖的河蟹专用饲料。

考核指标:研制出13000个养殖盒组成的河蟹立体循环水工业化养殖系统;占用空间不超过同数量蟹养殖池塘的15%,养殖用水节约80%,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建立河蟹立体循环水工业化绿色养殖的技术流程与方案;研发工业化养殖系统与池塘综合利用的河蟹绿色生产技术。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7、虾类绿色配合饲料的研发与应用(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以南美白对虾为主要对象,开发出虾类绿色配合饲料,形成绿色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工艺和技术标准,建立一条虾类绿色配合饲料生产线,获得绿色饲料认证,并在上海市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试验示范,养殖效果与常规配合饲料无差异,虾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以实现南美白对虾的绿色生产。

考核指标:开发出虾类绿色配合饲料产品,并获得绿色认证;形成绿色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工艺和技术标准,生产绿色配合饲料150吨;300亩中试示范区虾类亩产稳定在600斤以上,饵料系数与常规饲料无差异,虾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养殖尾水排放达标。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8、梨园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筛选适于省力化栽培的梨新品种;优化梨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灌溉、追肥,研究探索省力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梨果采用冷藏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技术,实现梨树生产全程可追溯,进行品牌化销售;选型适合本市的果园机械进行示范试验。创建优质高效梨园机械化、水肥一体智能化管理集成融合的生产管理新模式。

考核指标: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合省力化栽培的梨新品种2个,采收期能够由15天延长到40天;筛选出适合果园除草、施肥、植保、登高作业和树枝粉碎的配套机械;制定梨省力化栽培技术规范,在市郊建立示范基地1-2个,面积100亩以上,培育优质梨品牌1个,基地果品通过绿色认证,商品果率提高2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5年

课题9、蟠桃品种优化与生态种植模式研究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引进以软溶质为主的熟期配套的新优蟠桃品种,扩大蟠桃品种资源库,开发新优特色蟠桃品种,优化品种结构,缓解蟠桃集中上市问题;创建适宜推广的蟠桃生态种植模式,示范推广蟠桃避雨栽培技术和桃园省工化、机械化栽培技术。建立蟠桃生产全程追溯体系。

考核指标:选育蟠桃新品种1-2个,并通过上海市蟠桃新品种审定;建立2个集品种、技术、果园机械避雨栽培于一体的示范桃园400亩;推广蟠桃新品种和配套生态栽培技术1000亩以上,蟠桃生产实现全程可追溯,果品通过绿色认证。

实施期限:不超过5年

课题10、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围绕葡萄产业升级、提质增效,通过开展葡萄新优品种(系)引筛示范、老葡萄园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升级改造集成示范、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四诱一防”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质量全程可追溯、智能化生产管理、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提升葡萄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区整体绿色生产水平。

考核指标:引进葡萄新优品种(系)12个以上,新品种示范面积300亩以上,形成6月下旬至9月下旬新优品种(系)群。建立葡萄绿色生产智能化管理核心示范基地1个。建立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基地3个,集成示范面积500亩;在核心示范基地减肥减药20%以上;制定葡萄产品标准,形成区域特色品牌产品标准,葡萄绿色认证面积达到1500亩。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1、农田氨减排技术示范与推广(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以设施菜田、粮田为重点,开展农田氨排放监测,摸清本市主要农田氨排放动态规律。开展农田氨减排技术评估,完善农田氨减排技术,形成技术规程。

考核指标:摸清本市主要农田氨排放基本情况;制定主要农作物氨减排技术规程;建立10个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氨减排技术10万亩次,示范基地农田氨排放下降20%。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二:种源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以水稻、玉米、花卉等优良品种为核心,形成高效种源生产技术体系,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提高上海优质品牌影响力。

课题12、杂交粳稻种源生产技术开发(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进一步提升上海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社会影响力,建立新一代杂交粳稻组合“申优26”亲本提纯复壮、高产高效机械化制种为核心的种源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上海绿色生产、南方稻区籼改粳工程单季晚稻、二晚栽培等不同模式栽培技术体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申优26”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规范,制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栽培模式的配套优质栽培技术规范,联合浙江、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共建种业联合示范推广平台,共建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和机械化制种核心基地,年制种面积1000亩,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3、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沪软1212产业化开发(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充分发挥优质食味粳米国家金奖品种“沪软1212”的品质优势,以打造上海地产高端优质食味大米品牌为目标,开展“沪软1212”优质新品种的配套保优、绿色栽培技术以及原种提纯复壮与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加快“沪软1212”优质食味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沪软1212” 配套保优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及其提纯复壮与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年繁育原种100亩、繁育良种500亩,累计示范推广10万亩以上,品牌优质米年销售量达到7000吨。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4、鲜食玉米抗非生物逆境胁迫种质创新(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长三角地区鲜食玉米生育后期阴雨寡照、高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发挥上海鲜食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高效利用目标基因性状突出的资源创制优质、抗非生物逆境胁迫鲜食玉米新种质,培育优质、抗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强优势鲜食玉米杂交新品种,并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

考核指标:创制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质、抗非生物逆境胁迫鲜食甜糯玉米新种质10份,申请植物新品种权5个,育成适宜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优质、抗非生物逆境胁迫鲜食玉米杂交新品种2个;构建应对非生物逆境绿色优质丰产技术模式,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个,示范面积500亩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5、月季种苗工厂化高效繁育技术开发(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开展工厂化栽培月季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建立种质资源圃。优化母本组培快繁技术、扦插繁育技术,集成种苗工厂化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并开展种苗后处理与包装。

考核指标:收集保存种质资源500份,建立资源圃5000平方米;确定组培与扦插繁殖的技术参数,生根率达到80%以上;形成高效无性繁育技术规程(草案)一套,制定商品化月季标准;累计繁育种苗2000万株,辐射带动农户80户。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6、花博会特色花卉应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崇明花博会期间亟需的特色花卉种类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筛选适宜的花坛花、球宿根花卉及花灌木新优品种,开展适应性评价,创新集成高效繁育与生态栽培技术,形成球宿根花卉花期调控与采后处理关键技术,提出合理的花村、花宅、花溪和花路的植物配置方案,构建符合花博会期间应用需求的特色花卉组合模式。

考核指标:在崇明形成核心研发、示范基地200亩,推广新优特色花卉30个种以上;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种苗(种球)繁育生产技术体系,累计提供种苗(种球)1.8亿株(粒)以上;辐射带动新优花卉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提出特色花卉组合6个并示范应用。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7、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支持企业自主开展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提升商业化育种能力,开展新品种选育。支持企业完善生产加工包装检验体系,强化种子加工、包装和监测能力条件建设,更新种子加工包装检验成套设备。

考核指标:从育、繁、推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和条件能力建设,达到国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条件,获得国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许可,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实施方式:对照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标准,制定创建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发展规划,并与项目申报书一起提交。按照“事前立项、事后补助”方式资助,先拨付30%启动费,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一次性拨付剩余项目资金。

专题三:智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示范农业生产智能装备与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提升农业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管理水平。

课题18、大田智能农业机器人应用平台研制及示范(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研发用于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精细化靶向治疗的智能农业机器人,开发物理除草、病虫害靶向治疗、土壤及农作物在线监测等技术,并在实验基地进行装备的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大田智能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2套 ,运动速度1.5m/s以上,电池续航工作时间24小时,负载能力>150 kg;应用视觉、激光雷达、北斗定位系统等实现田间自动驾驶的能力,定位精度<2cm;自动完成田间除草及除病虫害作业,杂草、病虫害识别与去除率>95%;土壤湿度、Ph值、盐碱度测量精度测量>97%;农作物叶绿色测量精度>95%,作物表型精度>96%;并在2家以上基地示范应用,完成2种以上农作物的物理方式除草、病虫害的靶向治疗;申请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4项。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9、设施绿叶蔬菜智能化生产装备技术研究及示范(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研制适宜绿叶菜生产整畦、播种、收获环节的电动、无人、智能化中小型成套农机装备,以及叶菜包装整理装备,开发基于生长模型的云平台管控温室小气候水、肥、药、光、温智能化综合调控系统,实现绿叶蔬菜智能化、装备化和安全、优质、绿色、高效生产。

考核指标:研制中小型、电动、无人、智能化整畦、播种、收获、包装整理装备4套,作业效率较人工操作提升10倍以上;研制温室云平台生产管控系统1套,具温室小气候和水肥药管理智能决策和精量控制能力,示范基地面积4公顷。申请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2项。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20、蔬果智慧农业云平台的研究示范(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一套集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溯源管理系统、专家系统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云平台,集成示范越夏越冬无土栽培、全自动移动式蔬菜盆栽等设施蔬菜周年栽培技术并进行产业化生产。

考核指标:建立集农业物联网系统、溯源管理系统、专家系统等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建立1个8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应用智慧农业云平台,基地产量较目前上海无土栽培提高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能耗较目前上海温室主动加温栽培降低30%以上;实现周年均衡稳定供应,供应期叶菜类达10个月,果菜类达8个月。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21、地产优质绿色蔬菜线上线下融合对接平台的建立与应用(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建立以本地优质蔬菜网上交易、线上线下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业态,包括网上菜市场、网店为代表的新零售,搭建服务于菜商与消费者的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平台电子商务数据纳入上海农业公共信息化平台,与上海市种植业生产管理系统对接,为配送企业和市民提供蔬菜质量追溯信息;与目前上海蔬菜流通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本地优质蔬菜“最后一公里”的快速配送;与现有的蔬菜电商平台对接,方便市民网上选购本地优质蔬菜;形成从“产地”到“最后一公里”的新型蔬菜电子商务全程可追溯营销新模式。

考核指标: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兼容性好的蔬菜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助推本地10个优质蔬菜品牌建设,对接本市100个绿色生产蔬菜基地和10家零售商,对交易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为郊区蔬菜生产布局,品种结构和茬口布局提供信息指导,辐射面积1万亩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22、生态型牧场污水处理成套装备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开发两级间歇生化+MBR反应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优化组合;研究开发生态型牧场污水处理技术与辅助配套设备;试验示范生态型牧场养殖废水处理分解模式,形成生态标准化的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分解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促进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考核指标:新建生态型牧场养殖污水处理站一座,牧场日处理能力400m3/d;排放标准达到国标;完成生态型牧场养殖废水处理分解模式的试验示范,制定一套生态型牧场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完成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生态型牧场污水处理技术与关键设备、辅助配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23、水产养殖智能化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研究淡水鱼、河蟹、综合种养等不同养殖模式的智能化技术,实现养殖池塘的智能监测与控制;研发智能化投饲技术,提升饲料投放效率,减少水质污染;集成生态净化技术、水循环工程技术和绿色养殖技术,实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或达标排放。

考核指标:分别构建淡水鱼、河蟹和综合种养3种模式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系统;建立1000亩水产养殖智能化示范基地,实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或达标排放,节水50%以上,养殖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水产养殖智能化技术体系。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24、美丽乡村中小河道绿色清淤技术及装备研发(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中小型河道清淤难题,在借鉴国内外疏浚泵设备基础上,攻克适用于乡村沟宅河特点的水下清淤、污泥处理单元、输送管道及运载车辆、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环保清淤成套设备,并形成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规范,解决乡村沟宅河疏通难题。

考核指标:研制管道运输及初期过滤设备的过滤系统1套,研制淤泥脱水与减容技术设备1套,研制集水下冲吸、管道输送、淤泥环保处理为一体的智能清淤成套设备1套;形成设备操作规程,编制村沟宅河清淤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在乡村进行示范应用,疏浚效率提升50%,淤泥快速减容30%;申请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2项。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技术研究或示范(推广项目)

支持本市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自主或联合科研推广单位,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产品、装备等创新研究或集成示范。形成相关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及新产品、新装备等科技成果,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该专题支持不超过30项,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

专题五: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建设(推广项目)

立足本村优势特色产业,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为重点,以集约化高效生产、智能化设施装备、绿色化精深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为核心,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乡村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

该专题在全市遴选10个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科技引领示范,每个村资助额度不超过35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二、申报须知

(一)申报要求

1、科技兴农项目支持在本市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其他国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可作为协作单位参与课题申报。

2、申报单位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具有与项目内容相关的专业研究团队、研究开发设备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健全的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申报单位同一个课题只能参与一次,不得多头申报。

3、鼓励产学研联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牵头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联合申报。牵头申报企业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原件)和税务部门提供的上一年度纳税证明(享受减税免税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各一份。

4、课题负责人须为申报单位正式在职人员,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企业为牵头申报单位的课题负责人须为该企业行政或技术负责人。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2个及以上在研科技兴农项目,或有科技兴农项目到期未验收、验收未通过的,或课题实施期间即将退休的(原则上57周岁及以上),不得申报科技兴农项目。

5、课题申报经费应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确定,具体财政支持经费控制数请咨询申报受理部门,申报财政支持经费总额不得超过经费控制数(不含单位自筹或配套经费)。其中课题4、12、15、20、22等5个课题必须由企业牵头申报并配套经费,企业配套经费比例不低于财政支持经费的20%。课题3、18等2个课题必须由企业牵头申报并配套经费,企业配套经费比例不低于财政支持经费的50%。

6、可行性报告中,申报人员应签章,申报单位及其主管单位(部门)应审核签章,其中在涉农区注册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单位应报送主管部门区农委审核盖章。

7、如有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的,即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二)申报方式

1、网上申报

申报人从上海农业网(http://www.shac.gov.cn)“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中“可行性报告用户登录”进入系统,网上填报项目可行性报告。填写申报材料前,请详细阅读《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沪农委规〔2018〕4号)。可行性报告格式可在下载中心下载。

专题四、专题五等2类项目,系统中默认课题名称为该2类专题名称,申报人员根据申报内容特点自行设计填写课题名称,如“**区**村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建设”。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申报。网上填报时间:2018年12月3日10:00至12月13日13:00。

网上填报可行性报告完成后,须在系统中提交,提交后不得修改,系统未提交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2、材料报送

系统提交可行性报告后,在线打印书面材料,送申报单位的主管单位(部门)审核签章。所有书面材料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一式六份装入文件袋,贴上文件袋样张,在受理时间内送达材料受理部门,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材料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纸质材料受理时间:2018年12月17日9:00至12月18日13:00。

材料受理地址:仙霞西路779号3号楼 3208室。

3、形式审查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材料受理之后,根据申报要求及相关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不通过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4、联络方式

创新项目联系人:杜志钊52161804  唐玉姝52162900

推广项目联系人:汤勇华52161306  夏  芸52161303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8年11月28日